让学生在“对话”活动中走进新课标
福建师大附中 郑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对话”活动,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能突显语文教学学习语言的特点,能更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生也只有通过对文本等的多重对话,才可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因此,要完成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最佳的方式之一是在师生之间开展民主、平等的“对话”活动。
一、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对话”
“对话”理论的倡导者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所提出的“对话”是特指人与人之
间的以相互理解为目的,以语言为媒介的平等的思想交流。在巴赫金看来,“平等”的概念既是“对话”的起点也是“对话”的终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对话”活动,就是这种“对话”理论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实践。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说得直白一些,不是“填鸭式”的“鸭”,就是“牵牛式”的“牛”。这是因为从传统的教学观来看,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对这种传统的教学观提出了挑战。“对话”活动的优点就在于: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自能读书,让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问答、研讨、交流甚至争辩的过程中,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对话”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别人的意见中得到启发,弥补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个体的思想在“对话”中磨砺得更敏锐更深刻,从而达到共享认识、升华能力的目的。
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对话”,除了要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外,关键是教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助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因此,要实施“对话”理念,从教师的角度看,概括地说要做到:(一)转变观念。教师要认真学习《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二)转换角色。今天的教师,已不是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了,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三)尊重学生。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四)提供条件。(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师生的“平等”对话搭建起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敢于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
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当前出现的另一种倾向。在一些课堂上,有的教师对学生在对话交流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只会一味地叫好、廉价地称赞,却不管学生的见解是否正确。还有的教师整堂课让学生“对话”活动,自己却置身课外做“壁上观”。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种无序而低效的“放羊式”教学……所以,无论是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填鸭式”、“牵牛式”,还是忽视教师主导地位的“一味叫好式”、“放羊式”,都不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也都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对话”。
二、加强指导,让学生善于“对话”
我们知道:阅读是搜集材料、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课堂阅读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往往必须通过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来完成。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和阅读方式的“对话”,是有其特点的。所以,在具体运用中,要对学生加强指导,使之学会“对话”,善于“对话”。
(一)、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进行“对话”的基础
课堂阅读首先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的讨论也无法代替,所以要鼓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产生了“疑惑”又不能自行解决时,再通过“对话”在学习小组中提出来,小组也不能解决的再在全班共同“对话”探讨,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情况越好,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质量也就越高。学生有了个人的独特体验,交流起来才能做到思想碰撞,互补有无,甚至出现妙语连珠、神来之笔。……总之,语文学习中的师生“对话”,应该也必须是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这种先自学后对话的做法不仅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育新理念。
(二)、选择恰当的方式是展开“对话”的条件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对话”积极创造条件,设置各种有效的“对话”方式。如:1、四人组成小组进行对话。2、小组与小组的对话。3、老师和学生(指定或非指定)的对话。4、全班性的对话,包括话题式、辩论式等。教师对各种“对话”方式都要悉心加以指导。如小组式“对话”,教师可以在考虑每个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把学生按四人分成小组,使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搭配起来。同时,每个小组还要选出组长,对话的内容要做记录,再轮流派代表发言。这样,每个学生参与对话的机会将更多,我们的“对话”也可以做到全员参与了。又如话题式“对话”,教师就更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和训练了,这包括对“对话”话题的选择和确定,“对话”前布置学生做的准备工作,“对话”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等等。总之,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对话”方式,才能使学生学会对话,善于对话。……
(三)、多重交叉的交流是实施“对话”的关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新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其间充溢着多角度、多层次、多类型的交流情景和交流关系,课堂“对话”正是在这些不计其数的交流中存在并发展着。它应该包括:1、学生和文本、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的对话,这是课堂“对话”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才能了解文本的内涵。只有通过与作者、教材编写者的对话,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编者的训练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进行多向交流和质疑问难的机会。2、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这是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这一环节中我们教师要将民主、平等的意识贯穿于“对话”的全过程,同时又不要忘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者。3、学生和学生的“对话”,这是课堂“对话”从个体对话走向群体合作的重要步骤。学生由于个体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程度等的不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时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就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激励、取长补短的良好作用,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总之,真正的“对话”活动应该是一种高质量的合作学习,它要求学生在个人独立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协作和分享。
三、动态生成,让学生乐于“对话”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对话”活动,应该是开放型、动态式、生成性的。这是因为:首先,语文属于人文科学,许多语文文本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很强的启发性。其次,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感悟往往也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意思;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下对同一文本也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课堂“对话”过程中,创设一种动态、生成的阅读状态,不仅符合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在规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乐于参与到“对话”中来。
教师对阅读文本,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感悟,但在写成教案时却只能是一种“初步”的设想。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要视课堂教学情况而定,特别要根据师生、生生等的“对话”情况当场进行调整,使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每一堂课有可能都是难预见、有悬念、不重复的“新课”,这样的课,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我们还必须使课堂“对话”富于弹性。我历来反对那种呆板的毫无启发性的课堂“对话”,当课堂“对话”有困难时我们老师要耐心指导,当课堂“对话”进展顺利时我们老师要善于拓展延伸。我们可以采用暗示法、质疑法、延伸法、期待法等种种方法,使师生、生生与文本的“对话”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状态。例如“质疑法”,由于文本本身往往是多义的,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读懂书面文字等显性含义,还应该指导学生品味、涵泳潜藏在作品中的情趣、意理等隐性含义,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的整合和生成。例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就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营造的“清”、“静”、“悲凉”的气氛,还要引导学生品味出那种悠闲而又孤寂,落寞的情绪,进一步还要指导学生感悟到作者对于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故都的钟情和眷念。我们的“对话”就在这层层递进的质疑中引向了深入。又如运用“延伸法”,“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不能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内,要适当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不仅能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例如我们在学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否有什么不足?再引用著名学者余光中对《荷塘月色》的评价,如:“全文14个比喻大半浮泛、轻易、阴柔,在想象上都不出色。”“全文形象都太俗泛,好用女性意象,会引起庸俗的联想。”(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然后请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做出全新的评价,动态地完成我们的课堂“对话”。……总之,在学的内容上动态生成,在学的形式上灵活多样,在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以“对话”激发学生的智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新课程标准把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定位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它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情景,而“对话”活动就是这样的教学情景中极为有效的一种。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完成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养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语文课程改革真正地落在实处,引向深入!
(本论文参加福建省第十届基础教育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 |